認識原民業務 民政局教育訓練

市府辦理原民業務教育訓練,與會者踴躍。(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不是原鄉卻也住著上萬人的原住民族,更有新住民且是西拉雅族的重要基地,十三日市府民政局特別召集三十七區公所民政人員,辦理原住民業務教育訓練,讓民政人員成為原民申辦業務的好幫手,並避免有「微歧視」出現。
 昨天的教育訓練,民政局長顏振標、議員穎艾達利及谷暮.哈就也到場致意;穎艾達利表示,目前各區公所皆設有「原住民族業務服務窗口」,讓族人到區公所洽公,能立即找到服務窗口,他也籲請對族人不要有刻板印象,應持有熱情、多一點耐心。
 谷暮.哈就表示,族人可能因為語言上的隔閡,在溝通上不易表達需求,期公務員增加文化敏感度,真誠對待並互相尊重。谷暮.哈就以自己不是「谷小姐」來說明原住民的名字和姓氏,她表示,谷暮是她的名字,哈就是媽媽的名,所以可以稱她谷暮,也可以叫她谷暮.哈就。
 一名家住南投到台南工作的民政人員表示,台南曾是西拉雅族重要的根據地,但課程內容卻缺少與西拉雅族相關的事業,建議將西拉雅族的相關文化等納入課程,讓大家更認識西拉雅。
 昨天的課程也特別邀請民委會專員蔣宇婷細講原住民的相關申辦事項,包括原民學生獎助學金和取得技術士證照等相關辦法,及假牙補助和急難救助等。民政局也說明原民調解委員跨區服務,並由總統府編審阮俊達主講族群主流化如何推動更貼心等,會中也提及原住多元的命名文化,讓與會民政人員能多認識原民的命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