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視易增加眼睛病變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據調查,國內未來可能發生近視失明併發症將約有30萬~53萬人,專家指出,近視若大於500度者即為高度近視,容易引發多種併發症,包括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甚至是視網膜剝離風險。
 台灣防盲基金會基金會董事長蔡瑞芳醫師表示,高度近視會增加罹患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剝離的風險,一般民眾對眼疾的認識不多或沒有正確的護眼知識。高達80%的眼疾是可以被預防或被治療而不會導致失明。
 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任吳佩昌表示,依照107年資料推估,台灣未來可能發生近視失明併發症約將有30萬~53萬人。兒少一旦近視,惡化速度相當快,若誤以為戴眼鏡就解決問題、沒就醫控制病情,國中小階段的孩子每年近視會增加100度,高中階段每年則會增加50度。
 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珊霓表示,近年來因3C產品普用,眼疾有年輕化、嚴重化趨勢,建議不要在晃動的交通工具上使用3C產品,使用3C產品時可配戴濾藍光鏡片;高度近視者應避免搬重物、劇烈運動,且定期健檢,尤其是高度近視者、糖尿病、高血壓及眼睛曾受過傷者,更要定期檢查。
 台灣防盲基金會呼籲,國健署提出「護眼123」是目前預防近視較有效方法,包括定期就醫、每日戶外2小時、3C產品控管,近距離用眼達30分鐘後,就須讓眼睛休息10分鐘。也提醒民眾從小培養正確的防盲護眼習慣,重視眼疾問題;平時應注意生活中的護眼,例如戴太陽眼鏡或不在黑暗中看手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