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防治 台中慈醫成功關懷10例

平台推動要與社區團隊、協會及參與人員互動、教育訓練,提升成效。(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慈濟醫院在潭子區建構自殺防治平台,藉公共衛生3段5級與區域教學醫院資源,提供不同年齡層關懷對象的自殺防治。社區健康中心行政主任賴怡伶指出,已成功關懷10例;身心醫學科主任許峰碩呼籲人人做自殺防治守門員。
 10月10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世界心理健康日,賴怡伶認為,醫師診斷鑑別病症後,需要從家庭與社區端聯手。
 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2013~2019年,平均每年門診量超過2萬人次。衛福部資料顯示,1997年自殺列入10大死因第10位,1999年之後連續10年都位居10大死因第9位。2013年7月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成立,確立全國自殺防治策略及推動各項行動方案,落實「以病人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基礎」的心理衛生與全人醫療。

台中慈濟醫院建構自殺防治平台,與社區團隊、協會及參與人員互動、教育訓練。(記者徐義雄攝)
 慈濟醫院從2013年起從醫護推動到社區,建立區域內心理健康促進的平台網絡,從發現潛在需求個案並提供必要資源轉介,落實去除自殺危險因子與增加保護因子,完整建構心理健康促進的自殺防治保護網。
 許峰碩指出,就診病人千萬不要認為撐著不講就沒事,務必勇敢接受接受家人幫助,或尋求醫療的協助。他呼籲善用「心情溫度計」健康量表,從「1問2應3轉介」做到人人都是自殺防治守門員。
 賴怡伶從龐大的就診數字背後看出趨勢:追蹤疾病端的憂鬱症、身心失調等個案,到其家庭、社區連結與互動,發現心理疾病根源通常還有社會、經濟與文化的複雜成因與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