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 肝癌末期重生

亞大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陳政國指出腫瘤位置。(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南投縣1名65歲許姓菇農,患有B肝卻未定期追蹤,3年前他因腹痛休克急診,確診第4期肝癌,原本預估壽命僅剩1個月,所幸藉由化放療、栓塞、手術、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方式,幸運撿回一命,但因健保不再給付免疫治療,讓他對後續療程感到憂心。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陳政國表示,3年多來,患者陸續接受化放療、3次載藥微球栓塞治療,因其中1顆腫瘤侵襲大腸,因此在腫瘤縮小後安排手術切除,但又因黃疸過高導致肝衰竭,數度徘徊鬼門關,每當快放棄之時,總是出現一線生機,再加入標靶藥物及施打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後,終讓B肝及肝腫瘤獲得控制。

其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肝癌二線治療,108年通過健保給付,由於施行1年多來,全國對於藥物的反應率僅1成多,未達預期醫療效益,因此不再給付。但陳政國指出,臨床上仍有如同許姓菇農的患者,因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後,不但成功控制病情,也順利回到工作崗位,由於腫瘤接近治癒,後續仍須不間斷治療。

陳政國表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目前肝癌治療的趨勢,相較於原先僅使用標靶藥物只能延長存活期12個月,現今再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可延長患者存活期逾23個月,且合併療法對腫瘤反應率近3成、疾病控制率73.6%,若持續治療超過半年,疾病控制率可近9成,並延緩生活品質惡化近1年。

以許姓菇農為例,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至今,每2週須施打1次,每次療程15萬,幸當時有健保給付,才讓他不至於承受龐大經濟壓力,也於病情控制後,感恩有重生的機會。但目前健保不再給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讓他憂心無法負擔後續醫療費用,必須中斷治療,建議能考慮恢復納保,造福真正有需要的患者。

陳政國提醒,肝3部曲為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已知罹患B型、C型肝炎的患者,應配合醫囑服藥以控制病情,由於早期肝癌症狀不明顯,若出現不明原因腹脹、腹痛、容易疲勞、黃疸等症狀時,應盡速赴醫檢查,並與醫師充分討論,選擇合適自己的治療方式。

即時

自閉早療 雷射針灸助語言發展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1名4歲男童,...

健康過端午 花蓮慈院教製八寶粽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營...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婦陷投資詐騙損10公斤黃金 淡水警智破狡猾詐團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一名黃姓獨居...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