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論壇正新國小登場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孝道教育資源中心十二日在新化區正新國小舉辦孝道論壇,邀請專家、家庭代表探討不同世代之間對孝的看法。(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有鑑於台灣社會結構的多元,面對「少子化」、「高齡化」及「新婚姻移民者」三大現象,社會更需要孝道等倫理道德來支撐,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孝道教育資源中心十二日在新化區正新國小舉辦孝道論壇,邀請專家、家庭代表探討不同世代之間對孝的看法,並尋求現今社會可行的方式以弭平世代落差,營造溫馨祥和的社會。
 這項論壇預計在國內各級學校辦理三場,昨天選在推動品格教育的正新國小進行;該校除了安排四到六年級學生到場,也邀請鄰近的新化國中、新化高工各派一班學生參加。
 會中邀請高雄市鳳林國中校長林宜家、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任羅玉岱等專家,與正新國小家長會長黃世勳一家三代、視障暖音歌手蕭湘婷和媽媽,以及在場的年輕學子,共同探討不同世代之間對孝的看法和新世代的孝順新思維。透過活潑的互動方式,探討親子關係在傳統孝道觀念的世代差異。
 黃世勳提出,一家三代雖然沒有住在一起,但彼此常往來探望,祖孫之間存在著對飲食習慣的不同喜好,例如,阿嬤煮的菜或許不符合孫子的胃口,但基於長輩的好意,為人子女者又不忍直言。理想的處理方式應是由孫女向阿嬤「點菜」,表達喜歡吃阿嬤做的哪些菜色,不但長輩煮得開心,孫女也吃得津津有味,讓彼此的關係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