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中醫師公會〉中西醫併治腎臟病 降低洗腎風險

許多腎臟病患者都會注意到自己的尿液顏色及泡泡,也常帶來過多的緊張與不安;也有人常在坊間聽說吃中藥傷腎,而質疑吃中藥效果。事實上,已有多篇國際期刊都指出,中西醫合併療法可降低慢性腎病患者的洗腎風險,更有助糖尿病患控制病情,且能改善提升生活品質。

腎臟能夠排除體內代謝廢物、平衡酸鹼度電解質、調節水分及分泌賀爾蒙,當這些功能受到影響甚至受損,就可稱為急性或慢性腎臟病。「扶正祛邪是中醫治病的核心思想」,以腎病來說,扶正就是維持腎功能,祛邪就是去除過多組織液或代謝產物。除了接受常規的西藥治療,可搭配中醫輔治,如以黃耆類中藥,可以改善蛋白尿並改善疲倦;運用六味地黃丸或八味地黃丸藥物,可透過抗發炎、抗氧化作用,進一步改善服西藥的副作用,同時減緩腎病變的病程。

「泡、水、高、貧、倦」是台灣腎臟醫學會的5字訣,當發現「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不明倦怠」等五大狀況,很可能是腎臟出現問題,需就醫檢查。在台灣,導致洗腎最大的原因是糖尿病,占4成以上;第二是高血壓。一旦腎臟出現問題,千萬不要隨便使用來路不明中草藥,尋求合格醫師諮詢診治開藥才能確保安全。而且,中藥與中草藥並不相同,中藥係經過炮製,毒性已經去除,且科學中藥粉都是來自GMP合法藥廠,藥品檢驗合格才能出廠,安全性高不傷腎。此外,台灣已於2003年禁用會造成腎傷害的含馬兜鈴酸類中藥。

(作者∕台南市長安中醫診所醫師莊嘉豪)

即時

新莊義警常訓 加強防詐、防空避難疏散引導訓練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警察局新...

廣停三滯洪池完工 塭仔圳工區防汛整備全面啟動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泰塭仔圳地區...

養生館掛羊頭賣狗肉攬客按摩兼販毒 中市警逮3人送辦...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警察局刑...

遊覽車國道火燒車 台南後甲國中32名師生緊急逃出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搭載三十二名台南後甲國...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