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區域經濟總量突破卅兆元人民幣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長三角區域經濟總量突破卅兆元人民幣,消息指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中共中央國家政策,五年多來,根據三省一市政府工作報告,去(2023)年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的經濟總量突破卅元大關,對其高品質發展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據稱,長三角是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2018年以來,長三角GDP佔大陸的比重始終保持在24%左右,呈穩定發展態,三省一市以4%的國土面積,創造大陸近四分之一的經濟總量。

最新發佈的統計顯示,2023年上海GDP達4.72兆元,江蘇GDP達12.82兆元,浙江GDP達8.26兆元,安徽GDP達4.71兆元,區域經濟總量突破30兆元大關。不僅經濟總量突破,長三角區域在加快創新發展、優化經濟結構方面取得進展:2023年上海有58個10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C919國產大型客機、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商業營運;江蘇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指數達91.9,位居大陸第一;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3%;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量86.8萬輛增長60.5%。

持續推進長三角高品質一體化發展,三省一市都提出了新舉措。如上海提出,2024年將加快建設G60科創走廊、沿滬甯產業創新帶,合力打造長三角區域發展共同體;江蘇提出,規劃建設長江口產業創新協同區,推動沿海港口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樞紐融合發展;浙江省提出,加快建設長三角航空貨運樞紐、長三角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通蘇嘉甬鐵路等項目。安徽省提出,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啟動建設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