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中洲里麻油客棧開工

榨過油的芝麻渣曝曬後收起來,可以當肥料使用。(記者林偉民攝)
 記者林偉民/仁德報導
 仁德區中洲里的「麻油客棧」開工了!受去年氣候變化影響,中洲農民種植的胡麻產期延後、產量變少,最近陸續採收曝曬,「麻油客棧」昨天開始接受農民委託,開機榨麻油,工廠周遭彌漫著特殊的麻油香,麻油客棧前年才成立,是中洲唯一的榨麻油工廠。
 仁德部分地區早期種植不少胡麻,因一直缺乏榨油工廠,農民必須將胡麻籽載到遠方的安定等地榨麻油,車程加上等候榨麻油的時間,經常一去就是一天時間,十分不便。
 眼看著社區內種植胡麻的農民逐漸減少,也不忍高齡化的農民還要遠赴安定等地榨麻油,中洲居民鄭瑞廷前年自費修繕鄭家古厝,並購買螺旋低溫榨油機設在古厝內,成為仁德第一間「麻油間仔」─麻油客棧。

中洲里到處可看到胡麻採收後曝曬的畫面。 (記者林偉民攝)
鄭瑞廷將麻油籽倒進機器內進行榨油。 (記者林偉民攝)
 長榮大學助理教授黃婧華近年發現中洲仍種植胡麻的特色,著手協助胡麻油商品化,創造地方特色,市府「綠社區培力計畫」社區規劃師,也結合里長葉清仁,將中洲古厝、農特產品等發展出農村小旅行,還將「麻油客棧」旁廢棄豬圈改造成供人休憩場所。
 最近胡麻開始採收,鄭瑞廷昨天接受委託榨麻油,農民一早送來一袋袋曝曬後的胡麻籽,由鄭瑞廷逐一送進榨油機內開始榨油,農民則在改造後的豬圈休息等候,工廠附近彌漫陣陣麻油香。
 鄭瑞廷表示,因平日還要工作,加上機器一開機就得持續運作,因此他會利用假日接受農民委託,將榨油的時間集中,雖然還是有農民將胡麻籽送到外地榨油,但能就近為農民服務,他還是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