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食藥署17日公布鐵板燒餐廳最新稽查結果,知名連鎖鐵板燒大埔有4家加盟店飲料腸桿菌科超標,挨罰14萬元;另,有2家業者則是把大比目魚標示為鱈魚。
食藥署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113年鐵板燒暨排餐餐飲業者稽查專案執行成果」,總計查核213家業者,抽驗食材或成品計327件,並於17日公布結果,整體抽驗合格率為96.9%。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明,其中4家大埔鐵板燒的連鎖業者,位於桃園、台東、台南及南投,分別因紅茶、仙草甘茶被檢出腸桿菌科超標,各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裁處新台幣3萬元或5萬元,總計14萬元;這4家應該都是加盟店。
此外,有2家鐵板燒使用大比目魚卻標示為「鱈魚」,均裁處4萬元、總計8萬元。林金富說,只有鱈形目的魚種才能標示為鱈魚,否則就涉及誇大不實、易生誤解,可依法處4萬到400萬元,考慮觸法業者都是初犯,且營業資本額都很小,從最低金額開始罰。
另,位於新北市蘆洲區的緣味鐵板燒(緣鮮茂有限公司),腸桿菌科限量為10CFU/g,但這家紅茶複驗數值仍達到65萬CFU/g,超標6萬5000倍,代表製作過程不乾淨,腸胃較弱者喝了恐不適,依法裁處3萬元。
至於這次處罰金額最高為高雄市前金區的南天紅鐵板燒,共計裁罰9萬元。林金富表示,業者同時違反2項規定,技術士證持證不合格部分處3萬元,另外遭查獲逾期白吐司處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