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城廣角鏡 〉貧富差距為何愈來愈大?

造成貧富差距原因不一而足,但不少研究指出,財富差距擴大原因主要來自房地產與股市。(中央社,資料照)

李沃牆

主計總處公布今年台灣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百分之六點五一,為近十一季以來的最佳表現,比新加坡、南韓還要好。而台股自今年以來(截至五月十四日)就漲了三千多點,漲幅近百分之十八,總市值增加逾九兆(台幣,下同),若以證交所統計四月最新開戶人數為一千二百七十八萬人計算,平均每位股民賺了七十多萬。乍看之下,景氣不錯,股市不斷上漲創新高,好像人人都賺錢似的,其實不然。

四月底公布台灣二0二二年財富排名前百分之二十的家庭,平均財富為五千一百三十三萬元,後百分之二十的家庭平均財富只有七十七萬元,貧富差距達六十六點九倍。同樣的統計,在三十年前財富差距僅為十六點八倍。財富吉尼係數愈低代表財富分配均衡,但這項數據也由零點四七上升至零點六零六,顯見財富分配不均的情況惡化。此外,二0二二年家庭每戶所得差距為六點一五倍,也創下近十年來最高差距。

造成貧富差距原因不一而足,但不少研究指出,財富差距擴大原因主要來自房地產與股市。首先就房市而論,台灣房貸利率長年持續向下,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九年之間,平均房貸利率高達百分之八點四八六,二000至二00八年間下降至百分之三點六零六;到了二00九至二0二一年更降至百分之一點七三一低水準。即使前年開始升息,目前房貸利率天花板也大概落在百分之二。

低利率、加上投資客炒房,國際原物料及人工成本不斷上升,近幾年還有台積電設廠效應,房價簡直是居高不下,任政府如何打房也難奏效。君不見,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已高達十五點七一倍,而全國平均值為九點九七倍,來到歷年最高值。房價節節高漲,有房地資產的人財富順水推舟不斷成長,反之,則只有望屋興嘆。

其次就股市而論,二00二年底台股只有四千六百二十一點,二0二一年底為一萬八千二百一十八點,翻漲近四倍。統計顯示,若投資人自二00三年買了元大台灣五十指數基金(00五0ETF)持有至二0二三年,報酬率也有五倍以上。若長期持有台積電,更達十倍以上。

再者,如前所述,今年股市總市值增加逾九兆,然而大部份由台積電所貢獻,而台積電有七成五為外資所持有,況且扣掉台積電後,市值僅增加三兆,因此股民可能大多無感。

雖然自古以來,無論任何朝代或國家的貧富差距現象均難以抹平,但建議賴政府上任後應積極改善貧富差距問題。包括,一、調整產業與薪資結構。台灣產業與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日趨嚴重,高科技(特別是半導體)幾乎一枝獨秀、薪資遠高於其他行業,而其他產業(特別是服務業)卻是長期低薪。根據主計總處資料顯示,台灣二0一二年的經濟成長率僅百分之二點二二,但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為百分之四十五點八;然而,二0二一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百分之六點五三,但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卻降至百分之四十三,不僅是十年新低,也是一九八0年代以來最低。顯見大部分受薪人員沒有分享到經濟成長果實。

二、台灣沒有資本利得稅(如證所稅),讓股市大戶愈來愈富有。再者,遺贈稅之有效稅率偏低,促進財富重分配之效果並不顯著。建議未來宜持續健全稅制或相關政策上謀求改善。三、增加對低收入戶者移轉收入;課富人稅無效,只能鼓勵富人多多捐錢行善。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