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能再聽幾遍?

■南峽

娘家八十幾歲的媽媽,近幾個月來,常常這個吃不下,那個也吃不下,讓我們頗為煩惱,眼看著她身形日漸消瘦,體力一天比一天差,再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總得想想辦法找到她愛吃的東西,我們左思右想,忽而福至心靈,思及先前曾帶她到餐廳吃buffet時,她吃得既快樂又滿足,嘴裡還一直念著「真好食」,於是和姐姐商量,就帶她去餐廳吃buffet,希望能喚起她對味覺的記憶,重拾對食物的熱情和喜愛,不再吃不下東西。

然而帶媽媽出門著實是一大工程,雙腳不良於行的她,只能倚賴輪椅,又因我和姐姐家裡都沒有多餘的汽車,所以我們只能仰賴大眾運輸工具——輕軌,帶她前往目的地。

雖說輕軌內有停放輪椅區,但要下車時,卻因車廂與月台間的空隙,讓我們的輪椅陷於其中,我和姐姐實在力有未逮,怎麼用力都無法將輪椅抬起,眼看著人來人往,真是欲哭無淚,忽然一隻溫暖的手,及時將輪椅抬高,讓我們順利脫困,這及時雨,讓我們對這位朋友感激涕零,抬頭一望,是一位老外朋友,「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親」我們對他的善行真是既感動又感激,雖不認識他,但謝謝他,這來自陌生人的善意,也為此行添了些美好的色彩。

到了餐廳,姐姐先用輪椅推媽媽逛了一圈,然後回到座位區,再詢問她想吃什麼。拿了一些食物給媽媽吃。我發現到媽媽用筷子,竟無法夾起食物,於是她索性就用手拿取,為了訓練她拿筷子,我一步一步的教她要如何施力,而螃蟹、蝦子之類的就幫她先把殼剝好,魚肉就先將魚刺挑出,讓她能夠順利吞嚥,此情此景,我感覺彷彿回到幼時她教我如何拿筷子,以及先將螃蟹、蝦子、魚肉等處理好,再讓我練習拿筷子吃的場景。就在當時,我深刻感受到,原來生命就是一種綿延的守護,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只是我們的角色互換,守護的前後有別罷了。現在的媽媽就是個老小孩,正待我們一步一步細心的呵護與照料,只不過孩子是走向成長的道路,而讓人感慨的是,媽媽卻是逐步走向生命的終點啊。

一頓餐下來,媽媽果然又是吃得開心和滿足,我們又聽到她說出「真好食」這句話,但看看佝僂的身驅,巍巍顫顫,如風中殘燭的她,我們還能帶她去吃幾次大餐?而這句「真好食」,我們又能再聽幾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