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邀集南市兒少代表探索「糖」文化 體驗手作龍鬚糖

台南市兒少代表DIY手作並品嘗入口即化的龍鬚糖。(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身在「糖都」不可不知糖,台灣青年社會服務推展協會等民間團體五日舉辦「探索糖都-龍鬚糖手作工作坊」,邀集台南市兒少代表、國高中生共同探索「糖」文化,並由師傅引領DIY手作龍鬚糖,體驗此項傳統技藝。

這次活動由台灣青年社會服務推展協會、台南市兒童及少年代表協會主辦,二0二四南校聯交流平台協辦,由龍鬚糖師傅施清堂引領大家進入「糖」的世界。施清堂說,早期農業社會,有廟會就有龍鬚糖,隨時代遞嬗後已越來越少。

施清堂為學習這項傳統技藝,跑遍台南、宜蘭、鹿港等許多地方,卻老是被婉拒,最終在淡水老街獲得一位老師傅應允傳授,但學費要價二十萬元,實在太高,施清堂決定自行研發,花了兩年時間無師自通,並發願要把這項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製作龍鬚糖需要高超的技術和細心操作,將糖漿煮至一定溫度,然後用勺子或竹棍迅速澆灌在冷水中,再用手或器具捻成龍鬚狀,這個過程需要技巧和經驗,確保糖漿不會過早凝固或變硬。龍鬚糖因其結構特殊而著稱,呈現出像龍鬚一樣的細長形狀,其質地綿軟,入口即化,甜度適中。

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區域,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脈絡與文化遺產,透過龍鬚糖手作過程,啟發青少年對於傳統文化及技藝的興趣,透過實際操作,讓青少年體驗早年生活艱辛,品嘗零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