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當「詠聿」成為「詠津」

台南市南科實中三年六班 ◎莊詠聿

過往,每當新老師要唸我的名字時,我都會很緊張,因為深怕他們唸錯,有的老師把我的「聿」唸成了「津」,有的老師會唸「律」,到最後同學們都叫我「詠津」,雖然一開始有些無奈,但隨著年紀增長,我也逐漸能夠釋懷了。

其實,被取綽號沒什麼不好,除了加深他人對自己的印象,也讓人更容易認出自己、親近自己,而且這綽號獨一無二,不像有些人的綽號和他人重複,導致在大街上大喊某人的綽號時,會有許多人同時轉頭,讓人感到尷尬不已啊!

轉念一想,「聿」被唸成「津」也可以聯想成:「聿」字本身就有毛筆的意思,加上了「水墨」,不就等於希望自己的文筆很傑出,能寫出好文章嗎?

「詠津」這綽號已經跟著我三、四年了,我並沒有覺得不好,而是覺得這個綽號給了我很豐厚的祝福,本名中的「聿」字已有毛筆的寓意,加上了水,讓我覺得他人的無心之過,也許是命中注定的緣分,而我註定會在眾人的祝福裡,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