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欄〉趕快韌帶重建?

■吳重達

68歲男性因車禍導致左膝關節脫臼,在醫院急診做了整復;關節回復原位後,使用塑膠夾板做固定。受傷後3週到門診,徵詢是否需手術的第2意見。

他被告知,需要趕快做膝關節的韌帶重建手術,否則日後關節會不穩定,行動會困難,更會提早發生退化性關節炎等。手術可能得重建幾條韌帶。會做那幾條?病人根本搞不清楚。

理學檢查,膝關節各骨頭相關位置正常,內側側邊韌帶2級拉傷,前、後十字韌帶斷裂;膝關節外旋角度正常,代表關節的外、後角構造沒有受傷。因為關節不穩、病人害怕,暫時不做半月軟骨檢查。

健保局的雲端可以查到整復前、後的X光,確認關節位置正常。不過,病人已有2~3級退化性關節炎。受傷時核磁共振檢查結果,內側側邊韌帶以及前、後十字韌帶斷裂,外側側邊韌帶與腓骨肌腱拉傷、沒有斷裂,內側半月軟骨破裂。

醫師向病人解釋,關節仍需固定1個月左右,四周的軟組織才會完成2級癒合,那時就不必擔心關節會再度脫臼。位於皮下、血液循環佳的內、外側側邊韌帶與拉傷的肌腱也會自行修復,進一步加強膝關節的穩定度。目前後十字韌帶斷裂,保守療法與重建手術的追蹤結果大致相當,建議非手術治療法。

68歲的退化組織不適合用來做前十字韌帶重建的移植物,除非是使用異體韌帶。除了年齡不適合外,退化性關節炎更是韌帶重建手術的絕對不適應症(Absolute Contra-indication)。結論是「就乖乖固定,等軟組織大致長好,再努力復健即可」,半月軟骨傷害不急著處理。

因為嚴重受傷的軟組織會纖維化,會使關節最終得到不錯的穩定度。過去保守療法處理的膝關節脫臼病人,尤其中、老年人都能過正常、不求人的日常生活,只有最後仍出現不穩定膝的年輕病人,才做手術。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