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新生寶寶,最近是不是常常不知道為什麼,每天晚上持續哭鬧不止,讓您不知所措?寶寶很有可能正在經歷一個常見的現象「嬰兒腸絞痛」。
嬰兒腸絞痛(Infantile colic)定義為:一週內有超過3天的日子,寶寶哭鬧超過3小時,並持續超過3週。這段時間被稱為「嬰兒哭泣高峰期」,是許多嬰兒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經歷的一個過渡階段。
您的寶貝可能會每天晚上哭鬧,尤其是在餵食後。他的哭聲刺耳而且似乎難以安撫,腹部也顯得脹脹的,時常扭動身體。即使您和伴侶試圖幫助他緩解痛苦,但似乎總是無效。腸絞痛雖然常見,但其確切原因並不完全清楚,可能與寶貝的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飲食模式或情緒反應有關。腸絞痛通常在「出生後幾週至幾個月」內出現,是寶貝適應外界環境和食物的一部分過程。
在這種情況下,您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幫助您的寶貝渡過這段過渡時期。以下是幾種有效的安撫方法,也稱為「5S」方法:
1S:包(Swaddling)─用「包巾」緊緊包住寶寶,模擬子宮被包覆的環境,提供安全和溫暖。2S:側(Side or stomach position)─將寶寶擺成「側身或趴著」,這樣有助於減輕腸絞痛。3S:吸(Sucking)─給安撫奶嘴或讓他吸吮乳頭,可以滿足吸吮需求,也有助於安撫情緒。4S:搖(Swinging)─輕輕搖晃寶寶,模擬在子宮中的動靜,這種節奏感有助於寶寶放輕鬆。5S:噓(Shushing)─用白噪音,如吹風機的聲音或收音機靜音狀態,來幫助遮掩寶寶環境中的突發聲音,讓寶寶感到安心。
大多數情況下,嬰兒腸絞痛是暫時的,隨著寶貝的成長,狀況會逐漸減輕。然而,如果有疑慮,或寶貝的症狀變得嚴重,甚至伴隨其他異常症狀,如高燒或持續不適,就不應拖延,需立即就醫。(作者∕台南市幸福安診所小兒科醫師楊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