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能退化型頭痛 40-50歲熟女好發

 

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說明機能退化型頭痛的起因、症狀和治療方法。(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48歲李小姐忙於工作,時常頭痛,最常痛在頭頂與兩側,說痛就痛,在月經或太疲勞時特別嚴重,苦不堪言。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表示,李小姐是機能退化型頭痛,經中醫調理,放緩生活步調,規律運動,頭痛改善。

李小姐平常忙於家族的工廠,頭痛常常沒預警的說來就來,頭頂與兩側常很痛,有時真的會痛到感嘆人生,她也多次經過腦波及電腦斷層等檢查,都得到腦部沒問題的答案。

張煒東說,病患痛在頭部兩側太陽穴附近,是少陽經頭痛,屬於膽經範疇,壓力大、睡眠不足、勞累過度等可能是引發原因,開立柴胡、川芎、黃耆等中藥調理;其頭頂也痛,是厥陰經頭痛,屬於肝經範疇,虛寒體質的人較易發生,用吳茱萸等中藥調理。

張煒東表示,除了中藥調理外,他請病患記錄頭痛的徵兆及時機,發現她每到工廠大量出貨的繁忙時期及月經時期,總會痛得特別厲害,於是請她在這類日子放假休息,頭痛果然好轉一點,簡言之,病患是因為年齡增長,體力衰退,卻想要自己的體能和工作量和年輕時相同,但身體長期負荷不了,日積月累後以頭痛表現出來,被稱為機能退化型頭痛。

張煒東說,他請病患也要嘗試著把步調放慢,下班後要進行健走、慢跑等運動,她於是下班後參加運動中心的瑜伽課程,3個月後就很少頭疼,氣色變好。

張煒東表示,人體約在30歲左右開始退化,到了40歲以後,退化的速度就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出來,如果在年輕時過度使用身體,退化的速度也會更快,表現出來的可能是眼睛老花、體力變差、肌少症、肩頸痠痛、頭痛等。

張煒東指出,在臨床上可發現,當體力開始衰退,而生活還是照樣很忙碌的人,最常會發生這種如該病患一樣的莫名其妙頭痛,檢查也找不出原因,並不是感冒或腦部器質性的問題,這種機能退化型頭痛的病例又以女性居多,年紀大多數在40歲至50歲之間,這些患者通常要兼顧工作及家庭,忙工作、忙家務、忙著盯孩子的功課,又無法適當放下,身體以頭痛來告訴他們「已經不年輕了!」除了可以用中藥調理,更重要的是,要放緩生活步調,透過規律的運動來增強體力,減緩衰退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