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津津
每次上班,我總能在出公寓樓的轉彎處,看見一個大叔推車子賣鮮花,推車由幾塊木板靠著鐵釘固定,原木色,遠遠看去像是田野裡的泥土。鮮花在微風下,彷彿靈動少女的裙擺,如詩般點綴著城市裡的高樓大廈與車水馬龍。這一刻,簡單而不起眼的推車像被賦予了使命,如配角般全力托舉著大自然的美麗,讓人們在繁忙與喧囂中,感受一抹清新與美好。
鮮花的絢爛,總讓我想起哪些歷經千年依舊熠熠生輝的文物。故宮博物院裡,我有幸邂逅了汝窯天青釉圓洗。它靜臥在柔和的燈光之下,高約硬幣大小,邊緣由淺弧形曲線綿延至底;口徑大小宛若初次綻放的蓮花,片片花瓣恰到好處;通體天青色,素淨彷若仙子。圓洗身形,著色,無一複雜,均留有大片空白,每每凝視,總有種穿越古今之感,彷彿一詩人坐於蓮花池旁,低聲吟唱千年歷史。或許,美常常藏匿於簡單的空白之處,帶給人以無限遐想。
歷史的遺跡常與詩詞的深邃相互交織。山河節目的錄製現場,當眾人齊聲吟唱詩句,寥寥幾句,瞬間觸動我的心弦。「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短短十四字,便勾勒出一幅長安城的春日盛景。馬蹄疾馳,花香撲鼻,彷彿將我帶回了那個繁華的大唐盛世,感受著金榜題名後的欣喜與暢快。「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則描繪了山間新雨過後的清新景象,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秋意,讓人心曠神怡。古典詩詞去繁從簡,總能用簡單的話語,呈現含蓄而深沉的美。
許是受詩詞裡山水的吸引吧,隨著年齡漸長,我養成了爬山的習慣。每逢週末,在靜默的山峰間,一群陌生的驢友,構建起了最簡單的關係。我們隨心所欲組合,一路暢聊,從出糗小事,到悲傷難過。在這裡,話題無邊界,無需擔憂言辭傷人,無需執行標準答案,就像遠方電臺中傳來的輕柔旋律,僅需默默頷首以示贊同即可。這種自然坦率的簡單交往,使我得以從城市的緊張與焦慮中抽離,感受到短暫的放鬆,它如同夏日山間的微風,為我疲憊的心帶來了治癒。
生活中的這些片段,如同一幕幕細膩的電影,訴說著簡單之美的千變萬化。它們以無聲的方式,詮釋了生活的多彩,引領我品味那些被忽略的美好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