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常見的腸胃道問題,最先出現的症狀為喉嚨卡卡的感覺、胸口灼熱感(俗稱火燒心),這些症狀多發生在吃飽飯後。根據調查,5個台灣成年人中就有1個人曾經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
胃食道逆流的成因主要與食道連接胃之間的括約肌鬆弛有關,當食物進到胃中,括約肌就會關閉,阻止食物與胃酸回流至食道,若是括約肌鬆弛,混合著胃酸的食物就會被擠回食道,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
西醫治療胃食道逆流方面,包含中合胃酸、減少胃酸分泌與質子幫浦抑制劑等方法。在中醫治療方面,會從肝脾胃著手。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中醫認為壓力過大會造成肝氣鬱滯,進而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用中藥緩解肝鬱氣滯的問題,就可改善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並緩解胃食道逆流。同時別忘了針灸也能改善內科症狀、加強藥物效果。
雖然減緩胃食道逆流在中西醫治療上有不錯的效果,但最重要的仍是日常生活作息的調整。若能固定三餐時間、放慢進食速度與少吃刺激性食物,例如咖啡、茶、過甜的食物等,再搭配治療,更能快速緩解不適感找回腸胃健康。最後要提醒的是,切勿相信來歷不明的偏方及治療。
(作者∕台南市承恩和緯中醫診所醫師莊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