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麻醉事關人命 禁用舒眠字眼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衛生福利部次長林靜儀3日表示,就算是醫美,麻醉還是侵入的行為、有其風險,未來將要求不可使用「舒眠」等軟性、模糊字眼,正規麻醉手術必須要清楚告知風險,不容模糊。

一名40多歲女子日前到台北市中山區某醫美診所施打電波拉皮,「舒眠麻醉」後血氧濃度不穩,送醫搶救不治。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2日通過國民黨立委蘇清泉等人提案,要求衛福部研議讓心臟外科、移植外科等醫師經過麻醉訓練後可執行麻醉,以解決人力不足問題。

林靜儀表示,基於委員提案權,將搜集相關資料後與麻醉醫學會諮詢討論;另外也要提醒民眾一個重要觀念,麻醉屬於侵入行為、有其風險,經與醫事司討論認為「舒眠」這種名詞,會讓民眾忽略麻醉風險。

林靜儀說,後續將要求不可以使用「舒眠」等較軟性、暗示民眾就像睡一覺的字眼,正規手術必須經過麻醉科醫師做術前評估、麻醉風險知情同意,不可以模糊。

對於醫美的麻醉人力需求,她說,據側面了解,電波拉皮屬於不需要麻醉的治療方式,醫美若有麻醉人力需求,應先討論為何那個業務需要麻醉等,才能評估補足相關麻醉人力。

林靜儀重申,在醫院設置標準、評鑑等相關規定中,都有麻醉科人數等相關要求,然而,麻醉人力應該以急、重、難、必要手術等為優先,這本來就由各專科訓練員額委員會認定,且各醫院設置、評鑑等相關標準中都有規定。

此外,林靜儀說,不少年輕醫師在PGY(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後不走專科訓練,取得醫師執照就直接進入醫美領域,這部分令人憂心,儘管醫界對於設立「醫美專科」有共識,但醫美屬於自費醫療,與其他專科不同,管理難度較高,目前只能要求提升品質與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