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榮
72歲王姓婦人1個月前在彎腰提重物時,突然感到下背部傳來明顯疼痛。原以為只是一般扭傷,擦些止痛藥膏就能改善;但疼痛持續1週都沒有好轉,疼痛反而來越劇烈,日常生活也受到明顯的影響。X光檢查確診其第12胸椎有壓迫性骨折,進一步檢查骨質密度發現她有嚴重的骨質疏鬆問題。
「脊椎壓迫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骨折好發部位之一,當脊椎的骨質密度下降,骨骼變得脆弱時,即使是輕微的外力或日常活動,都可能造成脊椎骨折。好發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停經後婦女、長期使用類固醇的患者,以及有吸菸、過量飲酒習慣或缺乏運動的人。
及早發現問題的關鍵在於認識症狀。除了突發性的背痛外,身高減少、駝背變形、活動受限都是重要的警訊;在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的問題。王婦的例子正好說明了這些症狀如何漸進式地出現,卻常被忽視。
預防勝於治療,骨質疏鬆和脊椎壓迫性骨折的預防工作應該及早開始,包括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確保足夠的鈣質和維生素D攝取、進行適當的負重運動都是重要的預防措施。同時,要特別注意避免彎腰提重物,並且維持正確的生活姿勢。
在治療方面,醫師會根據病情嚴重程度,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輕微情況可能只需要止痛與休息,配合背架支撐;若較嚴重,可能需要使用骨質疏鬆藥物治療,甚至考慮進行微創椎體成形術。無論採取何種治療方式,適當的復健運動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案例王婦在接受治療後,醫師特別叮囑她要透過飲食及運動建立良好的骨本。飲食方面,建議每天攝取1000~1200mg的鈣質,同時補充維生素D,攝取適量蛋白質,並避免過量咖啡、濃茶;運動方面,則建議進行漸進式的負重運動,配合平衡訓練和核心肌群強化,但要特別注意避免過度彎腰扭轉的動作。
年長者的骨質健康不容忽視,透過適當的預防措施、及時的診斷和治療,能有效降低脊椎壓迫性骨折的風險,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提醒50歲以上的民眾,若出現任何警訊應該及時就醫檢查,切勿貽誤治療時機;擁有健康的骨骼,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及更多的活動自由。透過正確的認識和預防,每個人都能為自己的骨骼健康把關,享受健康快樂的生活。
(作者∕奇美醫院骨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