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社大第四十八期屆教與學博覽會,十二日下午在台南文化中心假日廣場熱鬧登場。除了展示師生社群長期投入海灘廢棄物監測等行動倡議、課程、社團學習成果分享體驗,也規劃居家修繕、好物市集、現場揮毫寫春聯等活動。

週日白天氣溫回升,不少民眾走出戶外曬太陽,參加台南社大舉辦的教與學博覽會。舞台區由愛樂4+6帶來老情歌、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等組曲開場,烏克麗麗、爵士鼓、佛朗明哥舞蹈等精彩節目接力演出,炒熱氣氛。除了動態展演,現場另有療癒水彩、書法、生活花藝、手工編織、攝影等數十個靜態展示攤位。年關將近,特別安排現場揮毫,書寫春聯、吉祥創意門貼。快樂學花藝課程優美的插花作品應景喜氣,都成為目光焦點。
配合台南400,二0二四年社大辦學在各地開花結果。其中藝術社群結合歷史街區小組開辦台南策展學等課程,在老古石街策畫巷口美術館,舉辦走在龍脊上大展,以公民策展方式為城市敘事。社會溝通社群關注南科空汙、新舊社區發展落差及能源設置爭議,協助周邊社區學習專業環評知識、發聲。綠交通及綠屋頂、樹公民社群則投入城市移動設計、減碳。
龍崎里山社群結合在地龍興社區推動穿山甲守護,開辦農村市集協助偏鄉創生。二十年來持續關注海廢及人權的社團,為養蚵廢棄物減量、香港人權發聲。台江分校的山海圳國家綠道、流域見學行動等多個公民社群,投入公共議題實踐,成為台南社大公共辦學最佳見證。
上述成果在教學博覽會中以動、靜態展演方式呈現。創社邁入第五年的綠交通研究社,由社員設計「宜行六道題」,納入小東路成大醫院車流動線、捷運想像、公車路權等台南重點交通問題,引動市民打開宜行城市的生活想像。海廢監測社以社大師生手造的樹蛙幸福號獨木舟為主題,展示調查養蚵產業發泡塑膠廢棄物的行動成果。

台南社大校長林朝成表示,社大辦學邁入第二十五年,每年學員人數將近一萬三千多人次。由五百多位教師規劃公共性學習課程,組成許多共學社群投入公共倡議。辦學成果獲教育部頒發二0二四全國特優學校肯定。下期課程開放報名短短兩週,已有超過四千三百人次報名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