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政局動盪加劇經濟下滑風險進出口貿易不利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韓國總統尹錫悅遭逮捕,韓國媒體在此之前調查指出,政局動盪加劇韓國經濟下滑風險,對該國金融與進出口貿易均屬不利。

韓國戒嚴風波延宕月餘,政治動盪讓本已疲弱的韓國經濟雪上加霜,韓媒《朝鮮經濟》以34名韓國經濟專家為物件展開的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者認為“國內政治不確定性”是今年韓國經濟的最大風險。

消息指出,去(2024)年以來韓國經濟呈現疲軟,國內生產、消費和投資均下降。關於2025年韓國經濟前景,韓國央行去年底將2025年經濟增長率預測調降至1.9%,並預計2026年經濟增長率只有1.8%。

韓國韓亞金融研究所發佈報告說,今年韓國經濟下滑壓力加大,儘管通膨有所放緩,但物價仍處高位、收入改善不足、物價波動風險等因素可能影響家庭實際購買力的恢復。戒嚴風波持續,政局不安加劇,對金融和經濟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市場預計,如果政治動盪局勢持續,韓元匯率可能進一步下跌。

匯率急劇下滑對高度依賴進口原材料和能源的韓國經濟造成嚴重打擊。美元走強將增加企業原材料成本和美元計價債務負擔,進口價格上漲則會加大低收入群體的經濟壓力,使消費低迷情況進一步惡化。

韓國政壇曾在2004年和2016年出現過彈劾危機,當時金融市場均受波及出現大幅震盪,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只有政治問題得到解決,經濟指標才能回歸正常。另一方面,戒嚴風波引發的彈劾危機增加國際投資風險,加之2025年政府預算削減超四兆韓元,對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支持受影響,將削弱韓國半導體等產業的出口競爭力。

此外,新一屆美國政府可能加大貿易保護主義舉措,擾動全球供應鏈,也將對韓國出口型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屆時韓國出口將不可避免出現下滑,美元對韓元匯率上升將對韓國國內物價和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經濟增速下滑、內需低迷已致韓國經濟基本面脆弱不堪,在此情形下能否扛住新一屆美國政府加征關稅衝擊?政局動盪正給經濟帶來難以承受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