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火車急性心肌炎 新型心臟幫浦救命

25歲的薛小姐(右4)突患急性心肌炎,經台大醫院進行新型心臟幫浦治療順利救回,開心切蛋糕慶祝重生。(台大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25歲的薛小姐突患急性心肌炎,台大醫院使用新型心臟幫浦經5天的治療,終於把她由鬼門關前拉回,薛小姐目前已回復正常生活。

薛小姐指出,事情是發生在去年5月初,正搭火車準備返鄉,卻在途中感到快要昏厥,馬上下車到醫院求診,因為情況危急而被快速轉診至台大醫院求助。台大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葉志凡指出,急性心肌炎多是因病毒感染,引發身體免疫反應,造成心臟受損。

由急性心肌炎來的猛烈,常會讓病人的心臟功能大幅降低,造成全身供養及供氧降低,導致病人發展出多重器官衰竭,過往這些病人狀況危急時,只能以葉克膜支持循環幫助病人度過難關,但可能導致心臟功能進一步惡化。

葉志凡表示,台大醫院於111年引進新型心臟幫浦,與一般人所熟知的葉克膜相比,葉克膜雖然提供血流量較高,卻因無法減壓而仍會造成心臟負擔,而新型心臟幫浦管徑較葉克膜的管路小,術後可以快速止血,由於是從左心室拉血,輸出量很夠,可以同時減少心臟的壓力,縮減心臟復原時間。

葉志凡指出,薛小姐以新型心臟幫浦治療只有5天就迅速恢復,如果是使用葉克膜可能要多達7天;但目前新型心臟幫浦尚未納入健保給付,單次費用約105萬元,而此技術已通過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為急性心臟衰竭患者提供治療選擇。

台大醫院指出,另一位朱小姐於去年10月底,在慶生會隔天發生胸痛、呼吸喘,經台大心臟內科團隊評估,診斷為章魚壺心肌病變,雖給予藥物及支持性療法,然朱小姐的狀況急速惡化,隔日因心因性休克導致多重器官衰竭,經迅速置放新型心臟幫浦給予心臟及循環的支持,治療5天即順利移除,在住院治療1個月後出院,目前也已回復正常生活。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高憲立指出,目前台大醫院已對7名患者進行新型心臟幫浦治療,其中3例為心因性休克,4例為複雜性心因性治療,患者中有2人未能成功挽回,而其他5位患者則復原情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