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65歲婦人患有高血壓,長期使用多種藥物控制病情,有天因全身無力就診,檢查出嚴重低血鉀,經進一步追查發現是左側腎上腺腫瘤作祟,手術切除後,不但血鉀恢復正常,降血壓藥物用量也顯著減少並改善,化驗結果這顆腫瘤屬良性。
成大醫院內科部醫師梁祐誠表示,經檢查案例罹患嚴重低血鉀的原因,發現婦人血中醛固酮對腎素的比值過高,懷疑為「原發性高醛固酮症」,進一步在住院檢查中確定診斷;另外,透過電腦斷層與核子醫學影像檢查,確定病因為左側腎上腺腫瘤所致,實施切除手術後改善。醛固酮是腎上腺的荷爾蒙之一,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是腎上腺分泌過度醛固酮的疾病。此疾病常與嚴重高血壓相關,是繼發性高血壓的常見原因之一,盛行率約占高血壓患者的5-10%,可能導致腦中風、左心室肥厚或腎功能受損等併發症,部分患者會合併低血鉀,進而引發全身無力等症狀。若未及時診斷和治療,可能會加速心血管疾病進展或腎臟功能惡化,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梁祐誠說,依據治療指引,下列情況有較高機會為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包括1.高血壓患者使用3種以上降血壓藥物,仍無法有效控制血壓。2.高血壓合併低血鉀症。3.高血壓合併腎上腺腫瘤。4.高血壓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5.40歲前罹患高血壓。6.本人或一等親出現高血壓伴早期器官損害(如腦中風)。篩檢方式僅需抽血測定醛固酮與腎素比值,若結果異常,則建議住院檢查確認診斷。
他說,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是可治療甚至根治的繼發性高血壓病因之一,應及早診斷並積極治療。而高血壓患者日常應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鹽飲食、規律運動及體重管理,對高血壓治療與相關慢性預防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