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關懷

台南一中二年十五班  ◎陳品諺

關懷,許多勵志書的經典名詞,從小就被教育著應要處處關懷他人,才算實現人生真正的價值。為他人付出就像屬於我的人生手冊,影響我人生的每步棋。一步又一步著眼如何關懷周遭的人,我就像為他人而活;但隨著時間流逝,我逐漸開始思考「關懷」真正的含義。

小時候一直被灌輸「助人為快樂之本」、「人應處處關懷他人」,我雖身體力行,卻因此時常感到悶悶不樂,並未感受到關懷他人而得到的快樂。我總想著如何關懷他人,注意身旁人事物的細微表情及變化,深怕讓他人難過,但卻忽略自己真正的感受。有時明知自己心底很難過,但我總用「關懷他人」在自欺欺人。 曾經我跟朋友一共四人去電影院,但座位只有三連座,我害怕有人被單獨拋下而難過,因此都主動讓出座位,但心中其實也盼望能與朋友們坐在一起;我明明自己淋著雨,總是逼迫自己為他人撐傘;我明明可以享有一切,到頭來總是為他人失去一切,只因為那所謂的「關懷」。我彷彿不再為自己而活,失去自己生活的 種種樂趣,不再真正關心、了解自己。

或許是看到別人沉浸在為自己而活的快樂,我開始對只關心他人而不在意自己的我,感到虛偽甚至是厭惡。我不想再背著這個「沉重」的包袱,不再如此在意他人的眼光,不再總是以關懷他人為人生準則,不再為他人而活。我開始為自己爭取,去爭取自己真正想要的,就像分組活動時,我不再總是擔心他人是否落單,而是先幫自己爭取到想要的組員。我似乎了解「關懷」真正的本質及意義,在關懷他人之前,應該先真正關心自己的想法,尊重自己及他人,這才是「關懷他人」正確的步驟。

「關懷」,不是一味的關注或了解他人,而是先了解、關心自己,先學會尊重自己的想法再去關懷他人,畢竟自己也身為人,豈能唯獨自己不需要「關懷」?這是我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到「關懷」真正的含義。這深刻的體會不僅幫助自己成長,更懂得去愛護自己,進而關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