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市一名徐姓退休女教師和一名傅姓從商女子在網路社群軟體上,因遇陌生人攀談投資虛擬幣可高獲利,進而投入四百五十三萬元及七百餘萬元,直到想要出金時,才發現對方已退出群組。大安分局接獲報案循線追查,先後逮捕自稱是虛擬幣商的黃姓男子和二名陳姓男子等三人,警詢後依詐欺、洗錢防制法等罪嫌移送檢方偵辦。
警方調查,五十五歲徐姓退休教師在臉書上被陌生網友主動搭話,對方稱有投資虛擬貨幣的管道,且能帶來高額獲利。徐女未加查證,多次向詐騙集團假冒的幣商交付款項,總計四百五十三餘萬元。直到想要出金時,才發現對方已退出群組,人間蒸發。
另四十六歲的傅姓女子則是在IG上被陌生網友攀談,對方以投資虛擬貨幣穩賺不賠的說辭哄騙她。傅女下載對方提供的APP後,陸續投入七百餘萬元。但到了結獲利出金時,卻被對方以各種理由拖延,此時才驚覺受騙。
台北市警大安分局在去年底和今年初接獲被害人的報案後,迅速展開調查,循線查緝到二十八歲黃姓男子和二十八歲與三十三歲的兩名陳姓子等三人。經調查,這三人並未依規定向金管會完成洗錢防制登記,依法不得提供虛擬資產服務,卻仍向被害人聲稱可提供代購或交易虛擬貨幣服務。警方在訊問後,依據詐欺、洗錢防制法等罪嫌,將黃姓男子等三人移送台北地方檢察署偵辦。
警方表示,政府為強化對從事虛擬資產服務事業或人員的洗錢監管,去年七月三十一日修正通過《洗錢防制法》,並於十一月三十日施行。未依規定完成洗錢防制登記者,不得提供虛擬資產服務,違者將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百萬元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