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我從來不喝酒,怎麼會得胃炎?」48歲陳小姐臉色蒼白、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就醫後發現是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大球性貧血,確診為「自體免疫性胃炎(AIG)」,定期注射維生素B12後,恢復健康;另一名40歲詹小姐,長期飽受胃部不適及貧血困擾,也診斷出AIG,並合併橋本氏甲狀腺炎,鐵劑注射與新陳代謝科會診後,貧血問題終於改善。
長安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蔡松茂表示,自體免疫性胃炎(AIG)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誤將胃壁細胞當成敵人進行攻擊,導致胃黏膜受損並逐漸萎縮,全球發生率約為0.5%至2%,台灣尚缺乏大規模的統計數據。兩位病患透過胃鏡發現胃黏膜萎縮的情況,切片檢查和血液檢測胃壁細胞抗體,確定罹患自體免疫性胃炎。
該疾病在早期往往沒有明確的臨床症狀,疾病進展,胃黏膜萎縮加重後,患者常出現消化不良、餐後飽脹等非特異性症狀,因鐵質或維生素B12吸收不良而引發貧血,導致疲憊、臉色蒼白、運動能力下降及體重減輕等問題。這種疾病多見於女性,約40%的患者同時會罹患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如橋本氏甲狀腺炎。
萎縮性胃炎患者罹患胃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每年有約0.1%至0.3%的機率可能進展為胃腺癌,有0.4%至0.7%的機率可能發展成為第一型神經內分泌瘤。蔡醫師建議AIG患者定期接受胃鏡檢查,早期發現並預防胃癌的發生。
若女性或甲狀腺疾病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儘早接受檢查,以排除自體免疫性胃炎的可能性。只要按時治療,大多數患者都能有效改善貧血,恢復正常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