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監測和預測也是防疫重要一環,成功大學結合醫學院、醫院等資源融入多項智慧醫療整合為「智慧醫療臨床決策輔助系統」,讓病人臨床檢疫效率從原需150分鐘縮短到30分鐘內;成大對住校居家檢疫學生也採用智慧化監測,讓學生戴「溫心智慧手環」連續監測體溫與心跳,作為預測症狀指標。
成大校長蘇慧貞昨天率領醫學院院長沈延盛、成大醫院院長沈孟儒等共同宣誓抗疫決心,並且要藉助「科學和專業」來對抗新冠肺炎。
所謂的科學和專業就是由成大自行研發的一套「智慧醫療臨床決策輔導系統」,包括前端的病歷自動化,胸部X光片人工智慧判讀肺炎,還有疾管署每日最新疫情發展,即時更新臨床決策資訊,將這三項智慧醫療整合而成,讓檢疫篩選流程一氣呵成。
成大護理系主任柯乃熒說,跨領域團隊開發的「溫心智慧手環」能連續監測體溫與心跳,作為預測症狀指標,並已使用於成大醫護人員、居家檢疫的學生、疑似病例及其家戶接觸者,週定期回收手環,由管理人員統一上傳數據資料至雲端平台做後續追蹤。
成醫院長沈孟儒說,面對未知疾病,一定要布局提前且隔絕在外;成醫未來1個月約需篩1千人次,將全部流程標準化、簡易化,讓病患安心,醫護人員也在一個很有自信的情況下執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