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家家戶戶迎新春,忙著居家清掃,常見過度勞動引發下背痛及肌肉痠痛,迫使假期掛病號在家休養。台中慈濟醫院骨科醫師陳明慶教導如何分辨下背痛的情況,避免打掃過後只能癱著休息,浪費美好休假日。
骨科陳明慶醫師教導如何分辨下背痛三種成因:第1較常見的做任何動作都會感到疼痛,屬於姿勢與動作相關的結構性腰痛,或因背部的肌肉、筋膜和韌帶拉傷導致,如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小面關節發炎等。第2是與發炎反應相關的下背痛,特色為不動時也會痛,如僵直性脊椎炎、腸胃道發炎,甚至癌症。第3是臟器相關的疼痛,如腎盂腎炎、帶狀皰疹、主動脈周圍相關疾病等。下背痛依據疾病的時程可分為:4週內下背痛為急性;疼痛12週以上屬於慢性;介於4週至12週之間則為亞急性下背痛。
陳明慶表示,打掃前要做足暖身讓背部肌肉伸展開。盡量避開彎腰拿重物,若要搬東西也要運用下肢肌群當輔助分擔腰椎負重;避免墊腳尖取高物,因為會不自覺用到下背肌群,四肢肌肉也可能拉傷,可用凳子加高,身體核心肌群靠近,方便且省力取物;下廚或洗碗時要打直腰桿,雙手保持自然垂下,手軸與平台位置一致可避免長時間彎腰;使用適合身高的清潔用具減少彎腰。提醒肌肉筋骨勞損問題也注意,若無法避免工作打掃量增加,休息次數時間就要增加做身體伸展,牛式、眼鏡蛇式、拱橋伸展可舒緩下背肌肉。
急性下背痛可採用冰敷緩解,慢性則可熱敷,如果長時間持續下背痛,測試彎腰、單腳站立,或者平躺直抬腿,若有麻痺疼痛應當考慮就醫,醫師診斷給予藥物或是局部注射緩解,常見的椎間盤突出或腰椎狹窄,透過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治療,恢復速度也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