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長期高水量 居民疑會誘發地震

曾文水庫半世紀來首次枯水期仍有高蓄水量。(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0121大埔地震後,周遭楠西、東山和南化等輪流出現震央所在,且大小餘震不斷,楠西區民提出「對地震和多少?知道水庫也可能誘發地震嗎?」據統計一月份的地震有一百八十七個,其中小區域地震占一百三十四個,全集中在曾文水庫附近,所幸水庫無恙,但區民上網查到水庫可能誘發地震,希望政府正視後續研究,做好地震預防。

地震分有天然地震和水庫地震,其中後者屬淺層地震,發生時在水庫蓄水後數個月或數十年,地震分布在水庫周邊,規模四至六。一九七六年美國地質勘探局出版水庫誘發地震公開報告,而在維基百科也可以查到世界上最早發現的水庫誘發地震是在一九三一年於希臘發生的馬拉松水庫地震,當時是水庫首次蓄滿水時發震,但因希臘是多地震國家,並未被引起注意。之後世界多地發生6左右水庫誘發地震,才引起學術界的重視。

曾文水庫已興建半世紀,並未曾在水庫所在發生如此頻繁的淺層地震,不過,曾文水庫自去年七月颱風以來,因有多次風雨,讓水庫一直處在高蓄水量階段,尤其五十二年來首次能在冬季仍處在高蓄水量狀態,且已數個月都處在高蓄水狀態,確實也令人不得不擔心不停的地震,是否來自於水庫長期處在高蓄水狀態。

楠西區受災居民表示,連續十二天天天震已震到怕了,這兩日的地震次數才稍平緩,是否與水庫慢慢放水有關。另所幸曾文水庫是土石壩,理論上相當防震,具有高度抗震力,且土石壩以土為心,以石為牆,採基底厚實的梯型設計,壩底能承受巨大水壓,且壩體因為土石堆積,受震反而因晃動更壓實緊密,可說不怕震,卻最怕淹。

曾文水庫半世紀來首次枯水期仍有高蓄水量。(記者張淑娟攝)

不過,受災居民也指出,楠西基本上天然地震很少,此次密集的淺層地震很詭異,全圍繞在大埔、東山、楠西、南化轉,當然也沒有專家學者或數據,可以說此次地震發生是水庫誘發的,只希望中央正視水庫與地震間的可能因子,才能做到更周全的地震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