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斌
無事愛去林中蹓躂。踏石板,踩著一地幽光,一路向前,至目光不能及處。林深,有涼風拂面,微微的,不甚有力,似妙齡村姑的扶柳纖手,兼有暗香盈袖。那些偷偷探出腦袋的小機靈,使著眼色,抿不住樂開花的嘴巴,在枝頭上跳躍,閃轉騰挪,啼落一地春光。這些細長的綿柔無骨的、似清湯灌腸般的婉囀,脫去我一身的疲憊,拂盡兩袖風塵,迎來一身輕鬆。
忽然,耳中暫態塞滿了許多清脆嘹亮的歌聲,如百花齊放,爭奇鬥豔;似百舸爭流,追波逐浪。剎那間,整片樹林活力四射、生動起來,像著了一團火,照亮整座林子,彷彿林子穿上金碧輝煌的錦衣,煞是奪人眼目。你恍惚而不知所以,誤以為闖入禁區,侵犯了他人的領空,正當茫然四顧時,一只鳥倏忽間出現在你眼前,朝你不住地點頭,像是打招呼所行的點頭之禮。繼而,又送出一串好聽的笛音,彷彿恭致熱情的歡迎辭。此刻,你的心尖焉能不為之顫動?
這些小精靈,真是自由的天使,快樂的仙子。它們形態各異,顏色有別,各棲其枝,在這裡生活,在這裡嬉戲,在這裡打情罵俏插科打諢,儼然與世隔絕不爭利名的雅士,只專注於同自然相融、性靈相應,放飛身心,絕不與流俗為伍。
我的心胸頓覺開闊起來,彷彿被掏去了平日裡塞滿的那些臃腫而又無用的東西,此刻只留下清純與坦然,來面對世間的人與事。你若似我一樣不能免俗,那麼就請你仔細聽聽這些朝吟暮誦的歌聲吧。
有時在自家的陽臺上,會看到一只斑鳩不請自來,在晾衣架上來回走動,喉嚨裡不時發出陣陣的咕咕聲。你輕輕走近,它並沒有感到害怕,依舊淡然地踱著小步,哼著小曲,閒適於細圓的金屬杆子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喜歡這咕咕叫的聲音。儘管無法破譯,也無從知曉它具體說了些什麼,但我能由此獲得一種提醒或者心靈的暗示:它是快樂的,自由的。此刻,它無需設防,因為站在眼前,和它面對之人,是多麼渴望與之親近啊。
最難忘的,有那麼些年,我住在校園的宿舍裡,常常晚上爬格子至深夜,早上不能按時醒來。每當此時,就有陣陣鳥鳴在窗外枝頭上響起,極富節奏,彷彿上課的鈴聲。是黃鶯還是百靈,抑或其他什麼鳥,不知道,但內心委實很感激,感激它善意的提醒,感激在孤獨時刻的相伴。
公園裡,清晨常會看到成群的市民提籠遛鳥。他們習慣將鳥籠分散掛在樹枝上,然後坐一起海闊天空地閒談。而此時鳥們便開始了呼朋引伴,開始隔空喊話,遙相呼應。鳴叫聲此起彼伏,長的,短的,細的,粗的,激越高昂的,婉囀悠揚的,不一而足。各種鳴叫聲混在一起,林中熱鬧非凡,彷彿在召開一場別樣的盛大的交響音樂會。喜歡靠近它們,聽它們迥而有趣的叫聲,但同時,凝視籠中蹦來跳去的它們,我心中又湧現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鳥類是自由的,它本屬於廣闊的天地,生來就該自由。然而人類卻因自己的私好,將它們囚禁於一籠,不知是愛還是害。
難怪古往今來有那麼多的文人墨客喜鳥愛鳥,吟鳥誦鳥,寫鳥畫鳥,傾情於筆端呢。原來,他們心中早就駐著一只鳥。他們的精神世界裡,時刻飛翔著一只會鳴叫的鳥。
我願來世做回鳥,哪怕一只喜鵲,不以色誘於人世的灰喜鵲,民間謂之報喜鳥,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