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化治療 學習修復親子關係

嘉療透過舉辦親職講座、家長工作坊等方式,讓家長和青少年相互理解,有效溝通互動,改善親子關係。(嘉療提供)

記者黃文記∕台南報導

青少年在多重壓力之下可能合併焦慮憂鬱,進而使用重複自傷的方式因應,往往陷入惡性循環,導致親子關係緊張。衛福部嘉南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療團隊透過舉辦親職講座、家長工作坊等方式,讓家長和青少年相互理解,有效溝通互動,改善親子關係。

嘉療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療團隊主治醫師李冠瑩、職能治療師劉文升,以及社工師柯曉琪,運用以心智化為基礎之介入模式,針對家中有情緒困擾之青少年的家長舉辦了兩個半天的「談情說愛」家長工作坊。

李冠瑩表示,重複自傷的青少年在近幾年不減反增,常接受到學校第一線教師及輔導老師的轉介也發現青少年在多重壓力之下可能合併焦慮憂鬱,進而使用重複自傷的方式因應,往往陷入惡性循環,親子關係緊張。

柯曉琪指出,家長往往想要靠近青少年卻不得其門而入,也容易被外顯的反抗行為影響本身的反思功能,急於糾正青少年的行為,忽略了背後的複雜心靈。

有鑑於門診常遇到家長急切地想要知道可以如何幫忙家中青少年,嘉療兒童青少年團隊運用工作坊形式,將心智化治療理論透過換位思考,角色扮演等活動來讓家長體驗,同時也衛教目前神經科學對於青春期大腦的發現來協助家長探索自身心智化能力,並學習與孩子有效的溝通互動方式,修復親子關係。

劉文升也設計從青少年的優勢來重新探索親子互動的不同觀點,從理解誤解開始啟動良性循環。家長反應,希望能有更多時間分享與演練,嘉療歡迎有興趣的家長來院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