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南囝仔仙拚仙 卅一學校團隊秀才藝 掌聲不斷

鹽水國中學生表演群獅嬉戲獻祥瑞。(記者翁聖權攝)
岸內國小學生表演戰鼓。 (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鹽水報導

配合鹽水蜂炮民俗慶典,「大台南囝仔仙拚仙」十一日在武廟廣場舉辦,由鹽水國中、歡雅國小、岸內國小三校的跨校「廣東獅、戰鼓~群獅嬉戲獻祥瑞」揭開序幕。今年共有卅一個學校團隊上場展現才藝,市長黃偉哲致贈感謝狀嘉勉表演師生。

參加表演的卅一個團隊,都是南市推廣民俗技藝有成的績優學校,計有一所高中、七所國中、廿一所國小、二所幼兒園。表演項目有創意電音、原住民舞蹈、民俗舞蹈、啦啦隊、獨輪車、鼓術、舞龍、舞獅、扯鈴等技藝,呈現多元藝術之美。娃娃兵使出十八般技藝,圍觀的家長與民眾看得頻頻點頭叫好,掌聲不斷。

黃偉哲說,「大台南囝仔仙拚仙」源於民國九十年「南瀛囝仔仙拚仙」,今年邁入第廿五年,是以傳統藝術薪傳為主軸,融合民俗體育與現代表演藝術,提供學校優質藝術團隊,在知名的慶典上大展身手,深具教育意涵,更是台南獨有的人文特色。他很慶幸跟大家一起努力來傳承文化,讓「仙拚仙」能夠永續綿延世代相傳。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教育局安排一系列展覽及慶祝活動,豐厚學生學習課堂外的知識。除藉由參加燈會花燈競賽,學到製作花燈的過程,並親自參與協力完成,更透過大台南囝仔仙拚仙,展現傳統藝術的歷史內涵,也為發揚本土文化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