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和醫院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65歲劉姓男子左胸突發劇痛,且痛感由胸口延伸至手臂後昏迷不省人事;就醫時因心包膜填塞,在電腦斷層室曾一度停止心跳。立即施以經劍突下切開引流手術,抽出暗紅色心包膜液使其脈搏恢復,隨即進行主動脈置換術,在人工心肺機(CPB)輔助下,手術順利完成,康復出院。回診時恢復狀況良好。
台北醫大部立雙和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李紹榕表示,患者因天氣變冷,血管收縮讓血壓飆高;加上本身年紀、心血管疾病,如血管內膜產生動脈硬化、血管壁失去彈性變得脆弱等因素,導致主動脈剝離,進而引起假腔血液侵犯心臟造成休克。A型主動脈剝離若無醫療介入,48小時內死亡率達50%,並以每小時約1%速率增加。
李紹榕表示,主動脈剝離的發生,係由於主動脈壁的內層發生撕裂破損,血流造成內層和外層血管壁之間的分離,因此會有劇烈的疼痛症狀。主動脈是身體最主要的血管,全身所有的血管都是從主動脈分枝而來;急性主動脈剝離除了可能造成主動脈破裂導致死亡之外,也有可能造成任何一條血管的斷裂或阻塞,導致重要器官的缺血壞死。
台灣50歲以上男性、高血壓患者、家族病史、抽菸等族群,都是主動脈剝離高風險族群。建議民眾從控制3高(血糖、血壓及血脂)、戒菸、限酒、建立規律運動習慣等,養成良好生活作息著手,也建議定期安排超音波或電腦斷層等心血管項目健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