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林小鎮漫遊 南港揮灑創意

員林一家特色咖啡館,有傳統書香風情。

員林的純樸風情與南港的潑畫驚喜,串接成這次熟齡獨旅的美好經驗。總體來說,這種一人做事一人當的旅行風格,適合某些人又不適合某些人。無論如何,沒有人同行分享也沒有對象可以吐槽抱怨,過程中點滴都自己玩味。

員林,彰化平原上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低調而充滿煙火氣,擁有著小鎮獨有的慢步調。南港,則是台北都市中的一隅,藏著一間專注於色彩與創意的潑畫工作室。兩地看似毫無關聯,卻共同編織出一段別開生面的旅遊故事。

  文圖/記者王超群  

第一印象/樸實與豐富

不一樣的共享單車是抵達小鎮後首先要適應的對象。

當台鐵列車從台北松山站出發,越過高樓林立的都市,漸漸抵達彰化員林,一片清新靜謐的氣息撲面而來。員林的火車站不大,卻是進入這座小鎮的主要入口。第一眼的員林,雖然不如台北般繁忙,卻有一種安穩的吸引力。

小鎮的共享單車系統是此行首先的意外。與熟悉的U-Bike不同,員林使用的是電動輔助單車系統,不僅容易操作,半小時15元的收費也十分親民。踏上單車,穿梭在員林市區,能感受到街道兩旁一間接著一間的小吃店,每一間都彷彿訴說著當地的日常故事。

員林的美食版圖令人驚艷,越南河粉與墨西哥捲餅並肩而立,本地米糕與碗粿則隱藏於巷弄深處。雖然沒有令人眼花撩亂的大型商圈,但每一個小攤販都自成一景,讓人無需費力便能找到各種地道美食。

在小鎮開發有趣的小店是小旅行的一大樂趣。

咖啡時光/老屋與窗外風景

探索中,一間隱藏於老屋中的咖啡館成為行程的亮點。這家店有著極具個性的營業時間,早八晚三,稍不留神便可能錯過。但當踏入店內,便能理解它的特立獨行。一樓挑高的設計與磨石子地板,讓人瞬間回到過去;二樓與三樓的大面落地窗,將窗外的員林公園收入眼底。

印象深刻的是三樓那張獨特的雙人座椅,靜靜面向窗外,彷彿只為凝望而設計。不過,這家店的堅持也很特別,除了咖啡,沒有餐點,不允許外食,這種「只專注一件事」的態度,與老屋的靜謐氣質相得益彰。

最美好的時光就是窗邊閱讀。

咖啡館不遠處,有一家帶有異國風情的墨西哥餐廳。這裡的捲餅藏著店主在異鄉生活的故事,口味鮮明卻不過分強烈,讓人能在地道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

小鎮的住宿則選擇了一家無人管理的背包客棧。線上完成入住與退房,房內清爽安靜,價格平實,距離火車站又近,對於暫居一晚的旅客而言已然足夠。

意外邂逅/溫暖的小插曲

員林給我感覺是超商並不多,為了探尋一家網上隨意查找的咖啡館,碰上閉門羹,可見小地方的生意,有時會有三天打漁兩天晒網的意外。於是就近在超商落座,不料,卻發生想像不到的插曲。

一名衣著單薄的陌生女子,年紀大約四十左右。她的一身衣著顯得不足以禦寒,甚至有些衣不蔽體。她面帶愁容,發出懇求:「先生,可不可以把你的衣服賣給我?」定睛一看,才發現寒流中,她的處境堪憂。

民宿內採光通透,讓人身心平靜。

畢竟這社會充斥太多欺詐,第一時間我搖手拒絕,但隨之而來有些不安。開口問道「妳會冷是吧?」

將身上多餘的外套贈送給她,女子還說,要留下連絡以便日後寄還款項,我則表示既是贈送並不需要還錢;這時,女子臉色流露出極大的歡快,連聲稱好人,還說祝我明天撿到錢哈哈。

這樣的邂逅成為旅途中最溫暖的插曲之一。在這個小鎮裡,人的情感變得純粹而直白,沒有過多的修飾,卻足以打動人心。

員林的一切,從街頭巷尾的氣息到人與物間的互動,簡單卻充滿溫度,像是一場「漫步人間」的微旅行。

小鎮風情與都市創意的奇妙碰撞

員林的樸實與南港的繽紛,看似無關的兩個地方,卻在旅行者的體驗中找到共通之處。員林以其簡單又豐富的日常,提供了心靈的平靜;南港則以色彩與藝術的碰撞,帶來意想不到的快樂。

這場結合小鎮漫遊與創意探索的旅程,或許揭示了旅行的本質:在路途中,不僅是看見世界,更是發現自己。而無論是平凡的街景,還是畫布上的隨性筆觸,每一步都能為生活增添新的可能性。

潑畫工作室一人成團位在南港,體驗很新鮮。

南港潑畫 釋壓的色彩遊戲

結束員林的樸實之旅,幾天後,下一站來到台北南港。一間潑畫工作室成為全新小旅程的主角,帶來色彩與創意的無限可能。

這間主打「一人即可成團」的工作室位於社區深處,空間不大,但牆上滿是前人創作的痕跡。進門後,防護服與顏料已準備妥當,透明的防護裝遮住全身,既保護衣物,又讓人感到像進入了一場未知的冒險。

潑畫的創作工具相當豐富,從傳統的刷筆到吸取顏料的噴槍,應有盡有。每個參與者都有70分鐘的創作時間,自由發揮,隨心揮灑。剛開始或許還想追求某種「完美構圖」,但當顏料流淌在畫布上,隨性與即興逐漸取代計劃,意外的美感由此誕生。

有多久沒有作畫了?這邊完全滿足繪畫的樂趣。

使用噴槍將顏料「砰」地射向畫布,感受到顏料的流動與碰撞,每一筆都像在與畫布對話。這不僅是一場藝術創作,更是一種心靈釋放的過程。

作品完成後,未乾的畫作被小心地裝進類似披薩盒的紙盒中,讓創作者帶回家中慢慢欣賞。顏料的未乾狀態,似乎也在提醒人們——創作本身,並非一次性的完結,而是隨時可延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