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45歲上班族下班途中遭機車當場撞飛,幸好只有皮肉傷;但瞬間驚嚇卻讓她因此天天做惡夢、不敢出門,連聽到機車引擎聲都害怕。就醫確診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引發的憂鬱症,經過抗憂鬱藥與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後,重返職場。
衛福部台中醫院精神科醫師章秉純指出,患者就醫時靜默不語,只願意說她被摩托車撞,其他不想多談。陪同就醫的家人補充,患者車禍後就嚇到不敢出門上班、買菜,看到紅綠燈、甚至聽到摩托車引擎聲都會害怕,甚至每天晚上夢到當時車禍場景。
「這就是典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章秉純說,經過診間問診與協談、開立抗憂鬱藥,並安排2週10次1個療程的「rtms重複性經顱磁刺激」治療,患者第1週睡眠與焦慮狀況明顯改善,第2週已經敢在家人陪同下出門,第3週症狀緩解並重返職場。
章秉純說明,「rtms重複性經顱磁刺激治療」主要透過電磁刺激負責思考的腦前額葉部位,活化其思考、使其有更多選擇,不要一直反覆出現對性命有危急的情境,協助大腦提供其他想法的替代方案,轉移注意力,避免無限延伸「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惡性循環。
章秉純指出,包括地震、重大車禍、重大新聞事件這些跟死亡重傷暴力有關的事件,都會讓人感到生命受到威脅。所以大S染流感猝死後有人因為打不到疫苗,聽到有人咳嗽就焦慮恐慌;新光三越百貨氣爆後有人聽到鞭炮聲就會被嚇到。
他提醒,民眾如遭遇重大事故後出現失眠、焦慮、聽到有人咳嗽或鞭炮聲就害怕,症狀持續超過1週未改善,可找專業精神科醫師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