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23日指出,要解決急診人滿為患問題,應實施「小病症自己顧、大病健保來」的健保支付制度,強化分級醫療轉診制度,並穩定護理人力以減少流失,才能改善急診面臨之長期結構性問題。
陳昭姿指出,急診壅塞之根本原因在於住院床位不足與護理人力短缺,導致急診病患無法順利轉入病房,形成「急診滯留」現象。衛福部不但未能有效推動分級醫療,反而不斷新增醫學中心;在衛福部的縱容下,已形成民眾看病就要到醫學中心的迷思,間接鼓勵病患集中湧入醫學中心。台北區醫學中心數量從應有的4家暴增至10家,導致台灣醫療結構嚴重失衡,出現頭重腳輕情況,加劇醫學中心急診壅塞。但區域醫院和地區醫院卻因資源不足而逐漸萎縮。
陳昭姿表示,要解決急診壅塞問題,必須進行健保制度總體檢,實施「小病症自己顧、大病健保來」的健保支付制度,強化輕症病患自我照護,避免輕症病患湧入急診;也可以參考南韓模式,對輕症病患收取較高額藥品費用,促使輕症病患留在基層診所或地區醫院治療,強化分級醫療。
其次,修正醫學中心評鑑制度與醫療網規劃,限制醫學中心病床擴充數量,避免民眾集中湧入醫學中心就診。台灣面臨基層診所萎縮、地區醫院消失、醫學中心不斷擴張,衛福部卻還在喊靈活調度與增加人力,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陳昭姿指出,同時也要穩定護理人力,確實發放津貼,改善護理人員的工時與薪資待遇,並應由工時、排班、職涯發展等多方面改善護理師的工作環境,減少護理人力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