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後 荔枝椿象最佳防治期

自葉背甦醒的荔枝椿象成蟲。(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春節過後,正值荔枝椿象越冬成蟲甦醒時間,目前已可看見少數個體荔枝椿象活動。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表示,越冬後,荔枝椿象成蟲因大量消耗體內脂肪,對藥劑容忍度較低,此時防治效果較佳;籲請果農留意荔枝椿象活動狀況,加強防治,以避免越冬後荔枝椿象成蟲擴散、繁殖危害。

台南區農改場表示,荔枝椿象一年一個世代,生活史包括卵、若蟲及成蟲三個時期,每年二至八月為其繁殖季節,四至五月為產卵盛期;若蟲期分布於四至十月;以成蟲越冬。等到氣候回暖,越冬成蟲開始活動於荔枝、龍眼的枝梢或花穗上吸食危害,待性成熟後開始交尾產卵。

台南農改場指出,二月上旬是荔枝椿象越冬成蟲甦醒時間,為第一波化學防治之關鍵時機,至三月中旬都是化學防治的適當時機;越冬後的荔枝椿象對藥劑耐受度較低,活動力較差且尚未產卵,此時防治可達到最佳的效果。

由於龍眼、荔枝是蜜蜂重要的蜜源植物,為避免蜜蜂採蜜時受藥劑危害死亡,台南農改場建議農民於共同防治時期每週施藥一次,期間至少要施藥兩次;避免於花期用藥,並於開花前或施放卵寄生蜂前十天停止用藥,避免誤傷蜂群。

農改場指出,除化學藥劑防治外,也可開花前的停藥時間,搭配平腹小蜂卵片施放,進行整合性防治;或於四至五月間荔枝椿象產卵盛期,以人工摘除樹上卵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