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外籍護佐 挨批治標不治本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衛福部擬開放資深移工及僑外生擔任「中階護佐」,並提高薪資門檻至3.4萬元,希望藉此填補醫院護理人力缺口,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10日發出聲明,認為是治標不治本的政策,籲先落實護病比,提升護理師薪資待遇等。

護師工會認為,開放資深移工及僑外生擔任「中階護佐」政策深感憂慮與不滿,政府不但未正視護理人員真正的困境,反而繼續推出治標不治本的政策,最終只會加重護理臨床現場的負擔,卻無助於真正改善護理環境。

護師工會強調,政府每每聲稱要改善護理環境,但事實上,所有政策都圍繞著醫院與全聯會的利益,完全忽視基層護理人員的聲音。「中階護佐」只是另一個將護理問題外包、規避真正改革的手段。為何政府總是選擇繞過核心問題,而不是直接解決護理環境的根本困境?

護師工會並提出,確立合理的護病比並強制落實、提高醫院違反勞基法的罰則、提升護理師薪資與待遇等3點改善護理環境建議。

首先是確立合理護病比並強化落實。護師工會表示,長期以來護病比未能明確規範,導致護理人力嚴重短缺,超額負荷已成日常。政府應制定強制性護病比標準,確保護理人員工作負擔合理,提升照護品質。

其次是提高醫院違反勞基法的罰則,護師工會點出,許多醫院違法超時工作、變相剝削護理人員,卻未受到應有懲處。政府應加重違規醫院的罰則,確保護理人員的基本勞動權益。

第三是提升護理師的薪資與待遇,護師工會表示,護理師的薪資長期偏低,與勞動強度極度不符,這才是造成護理人員流失的主因。政府應積極推動薪資改革,提高護理師的基本待遇與福利,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護師工會嚴正要求政府,即刻落實護病比標準、強化醫院違規罰則、提升護理人員待遇,否則台灣護理崩潰的那天,將由政府與醫院共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