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嫗疑鄰下咒鏟田 確診失智症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南投一名8旬老婦自從另一半過世後,長期待在家中不出門,近期,老人家經常對著窗外自言自語、謾罵,半夜不睡覺獨自外出遊蕩,甚至懷疑鄰居在自家菜園下符咒,於是以鋤頭將菜全部剷除,家人驚覺異狀,隨即帶她至身心科就醫,經醫師診斷為「失智症」。南投縣政府衛生局表示,失智症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老化,提醒民眾如發現親友出現記憶混亂、個性改變或異常行為,應儘早就醫,以掌握最佳治療時機。

衛生局表示,失智症的治療黃金期通常落在疾病的早期階段,這時病程尚未惡化,透過適當的醫療介入及生活調整,能有效延緩病情進展。但許多患者在發病初期僅有輕微記憶力減退或行為變化,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老化,家屬往往未能及時察覺異狀。若能在黃金期內接受診斷與治療,不僅能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也能讓照顧者更容易適應並規劃照護方式。

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指高靜玲出,一般認知的失智症症狀包括反覆詢問相同問題、隨講隨忘、過度回憶過去、找不到回家路等。但部分患者會伴隨精神症狀,如妄想、視(聽)幻覺、錯認等,並可能出現行為障礙,如攻擊行為、睡眠障礙、漫遊、病態收集、飲食改變等,統稱為「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失智症是一種進行性且無法治癒的疾病,早期發現、診斷與治療,能夠協助患者及家庭維持較好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