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一名5旬男子長年忙於耕作,經常以啤酒和含糖飲料解渴,且飲食重口味,3年前開始出現疲倦、腳腫等症狀,因為沒有明顯疼痛並未重視,直到去年健康檢查才驚覺已罹患慢性腎臟病第2期。經調整生活,少鹽少油、戒掉含糖飲料,並養成每日運動和充足飲水的習慣,半年後腎功能已穩定。
南投縣衛生局表示,慢性腎臟疾病包括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居台灣10大死因第10位;三高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因,也是慢性腎臟病的併發症。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的民眾應該依照醫師處方正確用藥、妥善治療,才不會因為長期血壓、血糖過高嚴重傷害腎臟,走上血液透析之路。
衛生局長陳南松呼籲民眾做好「護腎黃金8守則」:多喝水,每日約2000cc;健康飲食,每日應至少攝取5蔬果及多選用未精製全榖雜糧類食物;規律運動,每週5天、每次30~60分鐘;定期檢查腎功能;三高控制;體重控制;不抽菸、不酗酒及不熬夜;避免服用不當藥物,自行停藥或調藥。提醒民眾多加利用免費成人健檢,30歲以上、未滿40歲者每5年補助1次,40歲以上、未滿65歲者每3年1次,65歲以上者每年1次,早期發現與治療,避免腎病造成健康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