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 加劇僵直性脊椎炎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腸道健康與免疫系統息息相關,長期消化不良可能導致腸道發炎,進而影響免疫功能,甚至加重僵直性脊椎炎等自體免疫疾病的病情。

聯欣診所院長、醫師顏佐樺表示,腹脹、胃酸逆流、腹瀉、便秘或惡心想吐,都是常見的消化不良症狀。許多人習以為常,或僅依賴成藥緩解不適,其實,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約70%的免疫細胞集中於此,當長期消化不良,可能意味著腸道功能受損或失衡,進而導致腸道發炎,甚至會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

顏佐樺指出,曾有一位近60歲的客戶,因僵直性脊椎炎疼痛不已,雖已長期服用消炎藥物,但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而前來就診。經詳細問診後,發現客戶自小受便秘與消化不良困擾,且隨著年齡增長,無論是腸道問題還是僵直性脊椎炎的狀況皆日益加重。

經安排「腸保健康2.0套組」檢測,以多方評估腸道健康狀況,檢測結果顯示該客戶腸道處於高度發炎與免疫活化狀態。

根據檢測結果,該客戶接受個人化飲食調整,包括低麩質飲食、補充Omega-3魚油、益生菌、抗發炎食材如薑黃與深海魚。半年後,腸道發炎改善,不僅消化不良與便秘獲得舒緩,僵直性脊椎炎的疼痛發作頻率也大幅降低,甚至減少了消炎止痛藥的使用。

顏佐樺表示,發炎是人體的防禦機制,有助於抵抗感染與修復傷口,但現代飲食精緻化(高糖、加工食品、反式脂肪)、長期壓力與睡眠不足,可能導致慢性發炎,使身體即使無感染仍處於發炎狀態。

腸胃作為免疫防線,受飲食與壓力影響,腸道菌群易失衡,導致發炎因子進入血液循環,增加全身慢性發炎風險,並與腸漏症、腸躁症、胃食道逆流等健康問題相關。

顏佐樺提醒,腸胃長期發炎不僅可能引發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還可能影響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自體免疫疾病的病程與症狀表現,不可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