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染RSV 氣喘風險增4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在台灣全年皆有流行。醫師提醒,6個月內新生兒慎防RSV,不但重症與死亡風險最高,未來氣喘風險將增4倍,呼吸道後遺症恐長達10年,呼籲準媽媽孕期接種疫苗,助寶寶自帶抗體,一出生就有完整防護。

台北國泰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洪依利表示,研究指出,出生6個月內新生兒感染RSV死亡比例占5歲以下幼童感染RSV死因近五成(46%);且高達8成(83%)的RSV感染住院病例集中在0-6個月嬰兒;且更令人憂心的是,每4位因RSV感染住院的嬰兒中就有1位(28.7%)可能因病情惡化而需要進入加護病房接受密集治療。

根據臨床觀察,感染RSV的住院嬰兒平均需要3-7天的住院治療,重症的住院時間更可能長達20天以上,且RSV感染的影響並不止於急性期,一旦感染過,未來氣喘風險是未感染RSV新生兒的4倍外,許多新生兒在康復後仍可能面臨長達10年以上的後遺症,嚴重影響孩童的生活品質及正常發展,最常見的就是氣喘及反覆性喘鳴等呼吸道症狀。

台北馬偕醫院婦產科主任黃建霈強調,兒童健康照護應從最早期的胎兒階段開始,因為在寶寶發展出自己的免疫力前,主要依賴母體提供的抗體來預防疾病,媽媽可以透過胎盤將抗體傳遞給胎兒,為新生兒提供初期的免疫保護。

黃建霈指出,媽媽接種孕期疫苗能顯著降低新生兒感染及死亡風險,例如接種新冠疫苗可降低35%寶寶因新冠住院率;接種RSV疫苗,可使其嬰兒在出生後6個月內罹患嚴重肺部感染的風險降低約70%;至於百日咳孕期疫苗則可有效降低寶寶高達93%的感染風險。建議孕期內的準媽媽,可積極與醫療團隊討論接種計畫,確保新生兒在生命最初的關鍵時期獲得最佳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