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旬男有飲酒習慣 沒做過大腸鏡 腹痛檢出大腸癌4期

大甲李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邱昱瑞表示,一名40多歲的男子腹痛竟檢查出大腸癌末期。(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1名40多歲的男子,之前都沒做過大腸鏡,日前因為腹痛急診到院,經電腦斷層檢查,醫師發現患者腸阻塞,進一步做大腸鏡,驚見患者腸內有惡性腫瘤,而且還侵犯到一旁的淋巴,研判是大腸癌第4期。國健署篩檢也實證,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大甲李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邱昱瑞指出,該名患者自訴腹痛、腹脹了至少五天,而且還不斷的嘔吐,吐出黃褐色的液體,痛到不能再忍,才趕緊急診就醫,經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患者腸阻塞,抽血檢驗發現癌症指數皆飆高,進一步再做大腸鏡檢查,看到患者腸內有惡性腫瘤,且已經侵犯到淋巴。

「兩個月腫瘤突然快速長大,在臨床上很少見。」邱昱瑞透露,患者年紀不到50歲,卻罹患大腸癌,進一步詢問,患者平時有喝酒的習慣,飲酒很容易誘發癌症,依據研究發現,每天喝超過1瓶瓶裝啤酒的男性,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不喝酒的人高出1.4倍,如果喝酒再搭配油炸或燒烤類食物,更增加罹癌的風險。

邱昱瑞表示,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少患者等到出現腹痛、血便或體重異常下降再就醫檢查,此時發現罹癌通常已屬中晚期。

從今年一月起,國健署提供45歲至74歲民眾、40歲至44歲且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曾患有大腸癌民眾,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服務,如果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時,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如果有不適症狀更應盡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