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簡政珍 畫/董心如
文學上的「瞭解」(to understand)和認知上的「知道」(to know)不同,前者可能是朦朧中已經有所瞭解,有時是將已然的瞭解加以深化,後者是從未知中尋求知。
前者始於瞭解而終於更深入的瞭解,是環性的;而後者是以未知作為追求的起點,是線性的。
由瞭解而深深感受,再由深深感受而詮釋,和一個科學家在試驗室從無生命的化學元素藉著耐心和毅力做實驗,兩者極不相同。
某方面來說,念文學並不是純靠努力或毅力就有所得,因為我們可以憑著毅力去「知道」一件事實,但我們卻無法保證單憑努力或毅力就可以發揮敏銳與「洞識力」而「瞭解」纖細的文字世界。
念文學不是只去「知道」有關作者、作品或某種主義等既定事實,我們要去感覺或感受文字,而不只是追求知識。
詮釋是要表達閱讀時默默心弦的振動,不是為了分析而分析,為了詮釋而詮釋。
詩作的閱讀,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