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總統及民進黨近期反覆指稱,台海現狀並未因其「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而陷入緊張對抗狀態、甚至指控在野黨炒作戰爭恐懼,藉此鼓吹悲情牌。但賴總統將對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國軍提升立即備戰操演的戰備能量及年度漢光演習首將共軍二0二七年攻台列為想定科目,再加上渲染中共軍演強度等,難道不是意圖恫嚇人民以鞏固自身政權嗎?
中共至今不放棄武力犯台、藉此達成其兩岸統一的終極目標,當然是台海現狀的最大威脅,因此北京無法逃避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責任。但民進黨拒絕以中華民國憲法之兩岸定位作為處理雙邊事務的法理基礎,還藉由行政權逐步掏空中華民國、實質化台獨主張的作法,難道不也是傷害兩岸關係、限縮彼此對話空間的破壞者?
對於險峻的台海情勢,美國國務院將矛頭指向大陸當局,稱其在台灣附近的「聯合戰備警巡」明目張膽、不負責任,還找出大陸外長王毅自詡「中國是動盪世界中的穩定力量」的話,諷刺他打臉自己。美國國防部也提到,正「密切關注」共軍在台海周邊的活動。然而,中國大陸外交部直接挑明,這次軍演的對象就是「對外部勢力縱容支持台獨行徑的堅決回應」,也是「對台獨勢力的嚴正警告」。很顯然,大陸當局不避諱地點名美國,儼然已將美國干預台海戰事的可能性,列為對台動武的各種想定之一。
平心而論,台海局勢詭譎多變,認為中共必然武統的正反聲音都有。不過,政府除了平時的建軍備戰外,更必須以誠實態度告知國人真相,不能把國家安全當成鬥爭在野黨的動員工具,更不該政治化如此嚴肅的重大議題,以牟取黨派私利。簡單的說,將對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是何等大事,事前徵詢各政黨意見並不為過。因此,在野黨有十足正當性質疑賴清德此舉的動機,這是民主責任政治的基本原則。
倘若台海緊張沒有升級,國防部為何要將二0二七年當成本年度演習想定?更甚者,為了強化社會民防力量,內政部計畫加速防災士的培訓計畫,讓計程車司機及公寓大廈管理人員接受訓練,並修正《替代役役男服役期滿後召集服勤實施辦法》,打算將演訓召集對象不再限於退役八年內的替代役備役役男。換言之,台海爆發衝突的風險正在上升,這是近在眼前的事實,賴清德誇口「我當選、台海風險最低」已淪為謊言。
台灣居於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樞紐位置,又位居第一島鏈關鍵地理位置,倘若美國和大陸兩強權為了台灣發生軍事衝突,必然對印太地區、乃至於全球造成難以想像的衝擊,台灣更恐將倒退回第三世界。所有主政者都應有悲天憫人之心,不該輕啟戰端,以免悲劇一發不可收拾。
美國雖然仍有軍力優勢,但中國大陸擁有地緣與後勤的有利條件,各有優劣。台灣應以烏克蘭為鑑,畢竟再多的外部援助都躲不過家園淪為斷壁殘垣的慘狀,所謂的戰到一兵一卒都只是逞口舌之快的匹夫之勇,純然只是政治口號。
備戰是國家生存基本需求,但避戰更是主政者的最重要責任。有智慧的國家領導人會以自身優勢彌補先天不足,「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相較於大陸,台灣更應善用民主制度的優勢,並積極推進兩岸官方與民間往來交流,以建構防止戰爭的護欄,進而降低衝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