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病毒真面目 曝光!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團隊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布第一張原子級解析度的新型冠狀病毒關鍵部位3D影像,有助了解病毒如何附著、進而感染細胞。 (路透)
 中央社/華盛頓19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科學家今天發布第一張原子級解析度的新型冠狀病毒關鍵部位3D影像,有助了解病毒如何附著、進而感染細胞。這對疫苗與療法研發大有助益,堪稱重要突破。
 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死亡案例迄今已超過2000例,幾乎都在中國,中國迄今共有7萬4185例確診病例。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團隊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率先研究中國研究人員公開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碼,用以製作病毒關鍵部位「合成棘蛋白」的穩定樣本。
 接著團隊運用尖端的「冷凍電子顯微術」做出「合成棘蛋白」成像,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
 領導研究的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家麥克雷蘭告訴法新社:「合成棘蛋白其實是我們想引進到人體內的抗原,以讓免疫反應做好出動抗體對抗的準備,當病毒真的來襲,免疫系統已準備就緒,隨時都能發動攻擊。」
 麥克雷蘭還表示,他和同僚耗費多年時間研究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與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等冠狀病毒家族成員,有助他們開發保持合成棘蛋白穩定的方式。
 團隊已把分子結構圖發送給世界各地的合作者,供他們提出改善方法,促成更大的免疫反應。
 此模型也有助科學家研發新蛋白,讓新蛋白附著在感染者合成棘蛋白的其他部位,使合成棘蛋白無法作用,從而產生治療效果,這也就是所謂的「抗病毒」。
 德州農工大學德克薩卡納分校病毒學家紐曼表示:「這是冠狀病毒最重要蛋白之一的完美清晰結構,就了解病毒如何找到並進入細胞而言,堪稱重要突破。」
 紐曼還說,病毒發展結構之所以有用,在於它可呈現病毒糖分子鏈的大小與位置。病毒會利用糖分子鏈,來避免被人類免疫系統偵測到。
 紐曼並未參與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