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感染 富貴手應適當洗手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表示,各類型濕疹根據病情及中醫師診斷均可採用中醫藥內治與外敷。(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醫師陳曉逵表示,各類型濕疹根據病情及中醫師診斷均可採用中醫藥內治與外敷。另富貴手平時保養除中藥調理治療外,儘量少碰刺激性物質,為了預防感染,適當的洗手是有必要的,但是在相對單純環境下,則不必頻洗手增加刺激。
 陳曉逵表示,採用中醫藥內治與外敷的各類型濕疹,根據病情及診斷如急性期可用龍膽瀉肝湯加減配合外治法,選用黃芩、黃連、黃柏、苦參、地膚子、荊芥等煎湯待涼後外敷或外擦,水泡糜爛或滲出物明顯時用黃柏、地榆、馬齒莧、苦參等煎湯冷濕敷。
 亞急性可用除濕胃苓湯加減配合清熱、止癢、乾燥、收斂外治法,選用黃芩、黃連、黃柏洗劑或黃連膏、青黛散塗擦。慢性期可用四物消風散加減配合祛風止癢、促進恢復外治法,選用青黛膏、紫雲膏、潤肌膏等潤澤肌膚。
 富貴手的治療則注重標本兼顧、內外併治、整體與局部相結合的原則,根據病因病機、臨床表現、病程長短等進行辨證治療。一般急性期病灶常見皮膚潮紅灼熱、丘泡疹密集、抓破脂水淋漓、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多辨證為濕熱浸淫證,治宜清熱利濕。
 亞急性期病灶常見皮膚損傷為淡紅色斑片、丘泡疹、水腫、結痂、鱗屑、搔抓後糜爛滲出、舌淡胖苔白或膩,脈濡緩,多辨證為脾虛濕蘊證,治宜健脾利濕。慢性期則常見皮膚粗糙肥厚、脫屑、皮膚黯紅、色素沉澱、舌淡苔白、脈細,多辨證為血虛風燥證,治宜養血潤燥、祛風止癢。另也可用油品成分單純並加入消炎止癢及抗敏舒緩中藥製成的手工皂來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