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有清攝)
「我的孩子還有配方奶可以選擇,但那位等待的患者卻沒有第二人選了。」吳怡瑩分享捐出周邊血幹細胞救人的生命故事。今年花蓮扶輪社與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花蓮捐血中心合辦活動,在接洽的過程中,巧妙得知花蓮捐血中心企劃吳怡瑩曾是捐髓者,她分享捐贈故事,期盼能鼓勵更多人響應。
曾經在花蓮慈濟醫院檢驗科擔任檢驗師的吳怡瑩,一九九七年完成骨髓驗血建檔活動,想不到在十年後接到配對成功電話,當時因她懷孕九個月,只能放棄捐贈的機會,但這件救人的事卻一直存在她的心中。
孩子出生後六個月,吳怡瑩有次在醫院遇到志工,主動關心詢問起不曉得病患是否己找到適合人選,是否完成配對了?或許就因為她的一念善心和不停的關心與祝福,再度拉起了這條線,促成了捐贈的好因緣。
就在吳怡瑩主動詢問後不久,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於翌年五月再度詢問,她二話不說便答應「捐贈」。吳怡瑩說,我的寶寶六個月了,可以喝牛奶一樣會長大!但他(病患)經等了六個月了不能不救呀!」
吳怡瑩因為自身是檢驗師,也曾參與紀錄捐贈的流程,所以非常瞭解,加上在花蓮捐血中心工作,明白週邊血幹細胞的抽取方式與血小板雷同,因為瞭解所以放心。
吳怡瑩從17歲就開始捐血至今,現在於花蓮捐血中心擔任企劃,持續宣導民眾捐血的好處與重要,更呼籲大眾響應骨髓驗血建檔活動,她期盼用自身的故事,可以讓更多人響應,用生命感動生命,幫助他人重生也能挽救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