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有民眾在網路反映「有人上門要對小孩抽血?」引發爭議,經國健署澄清係國民健康調查,仍止不住議論,讓國健署31日再次強調,所有檢查都須經民眾同意後才會進行,更不可能有在家中抽血的情形出現,惟近來詐騙猖獗,國民營養調查拒訪率上升。
國健署再度說明強調,「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計畫調查目的包含國人營養狀況及三高盛行率等,是國人重要營養參考資料來源。調查以4年為1週期,每年針對2200人進行抽樣調查,每4年公布一次結果。
調查計畫是依法執行及通過中央研究院倫理審查委員會(IRB)審查,執行過程需完全遵從人體研究法規定,及依IRB審查會通過之同意方式及內容,取得研究對象(包含未成年人之法定代理人)同意的原則進行。
國健署強調,調查執行過程都有規範,會先寄邀請函到被抽樣到的家庭,後再由訪員到府說明邀請民眾參加研究,如果民眾願意參與調查,了解同意書中的權利、義務並簽署後,才會正式另約時間,進行問卷調查及檢驗。
至於外界誤解的「到家中抽血」更是不可能發生的狀況,因為調查會針對同一區域受訪的民眾另外安排時間跟定點去檢驗,絕對不可能在家中就抽血,因為訪員並非醫療人員,不可能執行抽血。
國健署希望民眾在了解「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計畫之後,都可以加入調查,但近年在詐騙猖獗之下,相關社區的面訪調查拒訪率都在上升。